评分:7/10(110人评)
类型:
地区:
简介:杜师傅按照父亲的意愿,让儿子福新成为一名钳工,但他内心却渴望成为工程师。福新与父亲在同一车间工作,但福民对劳动持有错误的观念,认为工人的工作单调无味,这让他看不起自己的职业。当福民看到父亲送给他的新帽子时,他觉得它过于土气,无法与他的时尚造型相配。杜师傅意识到自己在过去过于溺爱福民,忽视了对他的思想教育。为了帮助儿子克服这些缺点,成为工人阶级的接班人,杜师傅与厂长李先生商议后,决定让福民到车间工作,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。福民到车间后,杜师傅指派福新教他敲榔头,这是炼钢工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。然而,福民心不在焉,敲击榔头时不小心弄伤了手,他愤怒地将榔头扔到地上,表示不愿继续练习。杜师傅责备他:“你还不害臊!工人丢榔头,就是战士丢武器,你想做逃兵吗?”福民回家后,向母亲诉说了自己的不满和挫折感。
精选评论:这部影片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,即在中国乃至受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和日本等国家,传统观念与年轻一代追求个性自由之间的冲突。影片通过讲述杜师傅一家的故事,展现了这一代年轻人对于传统职业观念的挑战和对生活品质的向往。杜师傅,一位典型的中国工薪阶层父亲,他的两个儿子福新和福民,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。大儿子福新,一个技艺精湛的钳工,与父亲在同一车间工作,继承了父亲勤劳朴实的品质。而小儿子福民,一个刚刚从技术学校毕业的年轻人,却对父亲的职业选择充满了不屑,他认为工人的工作枯燥无味,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。尽管杜师傅在过去过于关注福民的生活琐事,忽视了对他的思想教育,但当他发现福民对劳动持有错误的看法时,他决定采取行动来纠正儿子的观念。为了让福民成为工人阶级的接班人,杜师傅与厂长协商后,决定让福民到车间工作,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技能。在工厂的第一天,杜师傅让福新教福民如何使用榔头,这是一项基本技能,也是工人工作的基础。然而,福民对这项任务显得心不在焉,他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砸伤了自己的手,愤怒地将榔头扔在了地上,转身离开了车间。面对这样的情景,杜师傅感到非常失望和担忧。他叫住福民,严厉地批评了他,并告诉他如果工人丢掉了榔头,就如同战士丢掉了武器,这是不可接受的。杜师傅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儿子的期望和担忧,他希望福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并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。回到家中,福民向母亲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和心中的不满。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有技术的人,不应该只能做这种粗重的活儿。他的母亲听后,深感忧虑,她担心福民的性格会影响他的一生,于是决定找杜师傅谈谈,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引导和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