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分:7.6/10(1847人评)
类型:剧情, 传记, 历史, 古装
地区:中国大陆
简介: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年代,上海租界宛如一座文化孤岛,政治风云变幻莫测。然而,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,电影艺术却如同一股清泉,悄然流淌。张善琨导演的古装片《木兰从军》虽短暂地掀起热潮,却很快被更多粗制滥造的作品所淹没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费穆与他的团队却选择了逆流而上,投身于电影《孔夫子》的拍摄之中。《孔夫子》不仅是费穆的创业之作,更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致敬。影片没有采用激动人心的戏剧化叙事方式,而是通过对历史人物孔子生平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他在乱世中的坚韧与智慧。孔子身处衰世,历经磨难,但始终坚守信念,与命运抗争。他的高尚品德和智慧学识,成为了后世仰慕的典范。在孤岛影坛的混沌中,《孔夫子》犹如一盏明灯,照亮了前行的道路。费穆对电影美学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探索,他不仅在剧本创作上匠心独运,更在影片拍摄、剪辑、音乐等各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。正是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追求,使得《孔夫子》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的一部不朽之作。尽管《孔夫子》的制作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,但费穆和他的团队却从未放弃过对电影的热爱和追求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精神,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精选评论:从1937年11月底上海沦陷,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,日军侵入租界为止,被称为“孤岛”时期。那时的上海租界,政治环境极为险恶。张善琨以古装片《木兰从军》(1938)借古喻今,轰动一时,掀起古装片的热潮,但很快就被大量粗制滥造的才子佳人民间故事古装片所替代。在孤岛影坛的一片混沌中,费穆和民华公司主持人金信民、童振民,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和巨大的资金去拍摄《孔夫子》,可谓众醉独醒,逆流而上。《孔夫子》是民华的创业作,影片没有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戏剧性,到处透露出悲怆的情怀。作品中的孔子身处衰世,先后困于奸乱,绝粮陈蔡,弟子死难,家人凋零,落得孑然一身却仍与世抗衡,节高气傲。《孔夫子》绝不是一套讨俏的电影,在华语电影大片横行的今天,费穆在“史”与“剧”之间的思考、对电影美学方面的探索,尤其显得难能可贵。《孔夫子》虽然摄于上海,却原来是部粤语片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粤语片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。这部由费穆执导的《孔夫子》,在当时的上海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尽管当时的上海已经被日军占领,但租界内的市民们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文化需求。费穆利用这一点,拍摄了一部充满悲怆情怀的古装片,将孔子的故事搬上了银幕。影片中的孔子,身处衰世,先后困于奸乱,绝粮陈蔡,弟子死难,家人凋零,落得孑然一身却仍与世抗衡,节高气傲。这部影片不仅展现了孔子的智慧和品格,更通过费穆独特的电影语言,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。在孤岛影坛的混乱环境中,《孔夫子》犹如一股清流,坚持着自己的艺术追求。费穆的这部作品,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,更在思想上引发了深刻的反思。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,传达了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的思考。这部影片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,至今仍然被视为华语电影的经典之作。